欢迎您来到广东亿鑫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全国服务热线:
0769-88320306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广东亿鑫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 0769-88320306 地 址:东莞市道滘镇南城工业区第三小区16号
邮箱:yixinfeng@gdyixinfeng.com
学术权威赋能智造升级 | 钠电领军学者曹余良教授莅临亿鑫丰共探储能装备新纪元 新闻来源:    发布时间:2025-6-13 15:00:33   

—— 聚焦大电芯制造痛点,共筑高安全储能技术底座

一、泰斗莅临:学界领袖的产业实践

6 月 9 日,储能领域的学术巨擘、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深圳珈钠能源创始人曹余良,携前沿科研智慧走进亿鑫丰研发中心。这位连续五年入选 “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的钠电权威,以在Nature子刊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的 300 余篇 SCI 论文为积淀,与亿鑫丰创始人吴松彦展开深度闭门技术研讨。

1.jpg 

曹教授团队首创的 “铁锈合成正极技术”,实现 93.3% 的超高循环保持率,改写行业成本规则;其主编的《钠离子电池:原理与技术》更被奉为行业 “宝典”。此次到访,不仅是学术界对产业实践的深度赋能,更是对亿鑫丰 “装备定义电芯安全” 技术路线的权威认可。

二、直击痛点:大电芯制造的三大攻坚命题

1. 低温性能破局:从电解液到装备的协同创新

面对 - 35℃极寒环境下储能效率骤降的行业难题,曹教授以其团队发表于Nature Energy “高盐电解液自熄灭机制” 为引,为亿鑫丰低温电池装备开发注入理论源泉。双方深入探讨将阻燃电解液特性融入电芯结构设计,计划通过装备创新,实现低温环境下电池容量保持率提升 20%,打破极端气候对储能应用的限制。

2. 大尺寸电芯的降本逻辑:精度即效益

“钠电的低成本需通过结构设计转化为高能量密度。” 曹教授直击行业痛点 —— 当前沿用锂电设备导致压实密度不足、界面接触不均。亿鑫丰展示的超高精度的叠片精度技术(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与多针电极定位系统,精准锚定大电芯良率提升关键。数据显示,每提升 0.01mm 精度,电芯成本可降低 3%,用极致精度撬动成本效益。

3. 安全与规模化的平衡术

针对 “容量每增加 1Ah,热失控风险指数级上升” 的行业困局,曹教授提出的 “仿生微通道热疏导” 概念,与亿鑫丰模叠一体机的多维热管理架构形成技术共振。亿鑫丰自主研发的激光模切分条一体机,粉尘控制达万级洁净标准,从源头上预防微短路引发的热蔓延,为大电芯规模化生产筑牢安全防线。

三、亿鑫丰方案:以毫米级智造攻克钠电产业化壁垒

在亿鑫丰智能装备车间,全球首条 “钠电大电芯智能叠片生产线” 成为焦点。曹教授现场见证亿鑫丰的技术实力:

2.jpg 

· 激光模切卷绕推平一体机:创新梅花状极片切割工艺,使电解液分布均匀性提升 40%,有效延长电池循环寿命;

· 3.jpg

· 模叠一体机:单工位效率超越三工位传统设备,占地面积缩减 35%,助力电芯成本降低 30%;

· ±0.02mm 超精密叠片:突破钠电体积能量密度 350Wh/L 瓶颈,为曹教授团队 “硬碳 - 普鲁士蓝” 体系的量产奠定坚实基础。

“装备精度是钠电产业化的命门。” 曹教授的现场论断,高度印证了亿鑫丰 “以装备定义电芯安全” 战略的前瞻性与价值。

四、产研共融:从技术共鸣到实践落地

基于此次深度交流,双方达成务实合作方向,开启产学研协同创新新篇章:

· 工艺适配性攻关:将曹余良团队军品电源热阻断技术移植至亿鑫丰装备体系,共建大电芯安全测试平台,加速科研成果向产业应用转化;

· 产业化效能提升:依托亿鑫丰 186 项核心专利及 98.7% 设备稼动率的丰富经验,开发钠电专用设备的工艺参数数据库,为行业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

· 生态链协同示范:探索亿鑫丰装备在珈钠能源钠电产线的应用适配,推动 “装备 - 材料 - 电芯” 技术闭环形成,完善钠电产业生态。

让学术之光点亮智造之路

当珞珈山的电化学智慧与东莞车间的精密智造深度交融,一场关于储能安全与效率的革新已然启幕。亿鑫丰将秉持超高精度的极致追求,践行 “装备创新赋能电池进化” 的使命,于方寸叠片间构筑安全长城,在毫厘精度中定义能源未来,为中国储能产业迈向世界前沿注入强劲动力。

4.jpg 


联系我们
地 址:东莞市道滘镇南城工业区第三小区16号
客服专线:0769-88324106
备案号:粤ICP备2020082871号
网 址:www.gdyixinfeng.com 
Copyright © 广东亿鑫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关注我们
官方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