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1 日下午,一场聚焦企业发展、关乎产业未来的重要会议 —— 东莞暖企调研座谈会盛大召开,亿鑫丰有幸受邀参与其中。此次座谈会由省工商联副主席冯日光同志主持,省工商联领导、锂电产业链同仁纷纷齐聚一堂,围绕智能制造、产业协同等关键议题,共同探寻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这不仅是一次交流的盛会,更是政企联动、共克时艰的新起点。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民营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就拿锂电装备行业来说,在核心技术方面,国际供应链的不稳定使得企业常常受制于人,研发投入的转化周期也越来越长。企业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却因为外部因素的限制,难以快速将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在市场竞争中错失先机。
产业链内部同样问题重重,“数据烟囱” 现象严重,各环节之间信息流通不畅,导致共性技术协同创新机制难以建立。这就好比一条生产线上的各个环节各自为政,无法形成高效的协作,极大地阻碍了整个产业的技术进步。
成本方面,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用工成本也持续攀升,这一 “双升” 局面严重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既要保证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又要应对成本压力,可谓举步维艰。
人才短缺也是一大难题,高端技术及复合型管理人才的缺口超过 40%。对于锂电装备这种技术密集型行业,人才是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人才的匮乏使得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而在融资方面,中小民企的信用贷款覆盖率不足 35%,创新融资成本居高不下。资金是企业发展的 “血液”,融资困难让许多企业在技术研发、设备更新等方面都有心无力。
面对这些困境,座谈会上大家积极建言献策。构建 “技术共同体” 成为破解卡脖子难题的重要思路。通过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各方力量的联合,集中资源进行关键技术的攻关,打破国际技术垄断,提升整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搭建产业链云平台也被提上日程,这一平台旨在打通信息孤岛,让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协同创新。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产业链的整体效率,降低企业间的沟通成本和协作成本。
人才培养同样不容忽视,产教融合定向培育紧缺人才的建议得到了广泛认可。企业与高校、职业院校加强合作,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为企业输送更多专业对口的高端技术和管理人才。
在融资方面,创新供应链金融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成为解决中小民企融资难题的关键。通过这些创新的融资方式,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作为深耕锂电装备 30 年的行业老兵,亿鑫丰始终坚守 “装备精度丈量电池未来” 的使命。在此次座谈会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政府对企业的关心与支持,也更加坚定了与政企各界携手共进的决心。
在过去的 30 年里,亿鑫丰凭借着对技术的执着追求和对品质的严格把控,在锂电装备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技术底蕴。我们深知,产业的发展不是一家企业的单打独斗,而是需要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合作。
未来,亿鑫丰将继续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积极参与 “技术共同体” 的建设,与同行们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同时,我们也将积极响应搭建产业链云平台的号召,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创新,为构建共生共享的产业生态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人才培养方面,亿鑫丰将加大与高校、职业院校的合作力度,为培养更多锂电装备行业的专业人才提供实践平台和指导。在融资创新上,我们也将积极探索,为中小民企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我们相信,只要坚持创新驱动与协同发展双轮并进,民营企业一定能够在新发展格局中实现突围跃升。亿鑫丰愿与大家携手破局,共同为东莞制造强市建设注入新动能,开创锂电装备产业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