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广东亿鑫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全国服务热线:
0769-88320306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广东亿鑫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 0769-88320306 地 址:东莞市道滘镇南城工业区第三小区16号
邮箱:yixinfeng@gdyixinfeng.com
储能电池 VS 动力电池:差异深析,未来谁主沉浮? 新闻来源:    发布时间:2025-1-3 8:18:26   

在能源领域的舞台上,储能电池与动力电池如同两颗璀璨的明星,各自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尽管二者在技术原理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但由于应用场景的巨大反差,在性能、寿命等诸多方面呈现出显著的差异。

1.jpg 

 

一、储能与动力:不同赛道的储能巨头

 

储能电池主要聚焦于电能的储存,其应用领域广泛,涵盖了电力储能的各个方面,如抽水蓄能、电池蓄能、机械蓄能、压缩空气蓄能等工业领域,同时还涉及 5G 通信基站、家庭储能、UPS 数据中心电源等。而动力电池则全力为各类电动设备注入强大动力,包括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列车、电动物流车等。在完整的电化学储能系统中,电池成本占据高达 60% 的比重,主要由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储能变流器(PCS)以及其他电气设备共同构成。车用动力电池 PACK 则由电池模组、电池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电气系统及结构系统组成,其中电芯成本约占 80%。

2.jpg 

2024 年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图谱研究分析为例,动力电池产业链上游主要为矿产材料、电池材料等,中游是动力电池的生产制造环节,下游则为动力电池的应用及后市场。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扩张,我国动力锂电池产量和销量稳步上扬。2023 年,我国动力锂电池产量达到 664.7GWh,同比增长 21.8%;销量为 616.3GWh,同比增长 32.4%。与此同时,储能电池在平衡电力系统、辅助服务、能源回收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为优化电力资源利用、提升电力系统效率、降低能源成本贡献着卓越力量。

 

二、储能电池:特点鲜明的电能卫士

 

(一)类型及特点

3.jpg 

1. 铅酸蓄电池:具有成本低廉、材料易获取、技术成熟且可靠性高、易于回收等优势。然而,其比能量较低,仅为锂离子电池的一部分,单位重量或体积所能存储的电能较少。循环寿命较短,需要频繁更换,维护成本较高,并且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4.jpg 

2. 锂离子储能电池:能量密度相对较高,三元电芯单体能量密度最高可达 200Wh/kg,磷酸铁锂离子电池最高达 160Wh/kg。循环寿命长,三元电池最高循环寿命可突破 4000 次,磷酸铁锂离子电池更是达到 6000 次以上。功率密度大,在特定设计下可实现 2C 甚至 4C 的大型储能功率输出,发展潜力巨大。

5.jpg 

3. 液流电池:功率和储能容量可独立设计,灵活性极高。水系电解液具有本征安全、时长与规模配置灵活等优势,适用于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甚至可以布置在建筑内。全钒液流电池市场成熟度最高,新型液流电池电堆额定电流密度达 400mA/cm²,有效降低了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

6.jpg 

4. 钠硫蓄电池:比能量高,理论比能量为 760Wh/kg,实际已大于 100Wh/kg,是铅酸电池的 3 - 4 倍。可大电流、高功率放电,放电电流密度一般可达 200 - 300mA/cm²,并能瞬时间放出其 3 倍的固有能量。充放电效率高,接近 100%。但存在高温腐蚀严重、电池寿命较短、性能稳定性及使用安全性不理想等问题,工作温度在 300 - 350℃,需要一定的加热保温。

 

(二)性能优势

7.jpg 

1. 温度适应范围广,可在 - 30 - 60℃的环境中正常运行。例如在蒙东科右中旗零下 20 摄氏度的恶劣环境下,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设备仍能稳定运转。

2. 容量一致性好,在蓄电池串联和并联使用中能保持高度一致,充电接受能力强,适应不稳定的充电环境。

3. 寿命长,全钒液流电池电堆日历寿命可达 20 年以上,循环寿命 13000 次以上;锂离子储能电池循环寿命长,三元电池最高循环寿命突破 4000 次,磷酸铁锂离子电池达 6000 次以上,大大降低了维修维护成本和系统总体投资。

 

三、动力电池:电动领域的动力先锋

 

(一)类型及特点

8.jpg 

1. 锂离子动力电池:高能量密度,单体能量密度可达 300Wh/kg。工作电压高,一般为 3.7V,是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的 3 倍,铅酸电池的近 2 倍。循环寿命长,三元锂离子电池在生命周期内的充电循环次数可达 1000 次以上,磷酸铁锂离子电池更达 2000 次以上。例如特斯拉 Model 3 所使用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续航里程超 400 公里,充分凸显了高能量密度的优势。

9.jpg 

2. 镍氢充电电池:具有快速充放电的特点,汽车高速行驶时,发电机所发的电能可储存在车载镍氢电池中,低速行驶时为车辆提供电力,优化了能源利用效率。安全性较好,但成本高,能量密度相对较低。丰田普锐斯早期车型曾使用镍氢电池,后逐渐转向锂离子电池。

10.jpg 

3. 燃料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正极是氧电极,负极是氢或碳氢化合物或乙醇等燃料电极。无污染,只产生水和热,对环境极为友好。然而,技术要求高,需要复杂的系统来储存和供应燃料,以及进行电化学反应。例如氢燃料电池需要建设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且数量有限,限制了其推广应用。

11.jpg 

4. 铅酸蓄电池:可靠性好,原材料易得,价格便宜,广泛用作内燃机汽车的起动动力源。但比能量和体积比能量低,循环寿命短,一般只有 300 - 500 次左右。在电动汽车领域,由于性能限制逐渐被其他类型的动力电池所取代。

12.jpg 

5. 钠硫蓄电池:可大电流、高功率放电,放电电流密度一般可达 200 - 300mA/cm²,并瞬时间可放出其 3 倍固有能量。充放电效率高,接近 100%。但高温腐蚀严重,工作温度在 300 - 350℃,需要加热保温,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寿命短,性能稳定性及使用安全性不理想。

 

(二)性能优势

13.jpg 

1. 高能量,为电动汽车提供更长的纯电动续驶里程。锂离子动力电池等高能量密度的动力电池能为电动汽车提供长行驶距离,满足消费者对续航的需求。高端电动汽车配备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续航里程可超 500 公里甚至 600 公里以上,与传统燃油汽车相当。

2. 高功率,满足车辆的动力性要求。动力电池的高功率输出使电动汽车在加速、爬坡等情况下表现出色。高性能电动汽车百公里加速时间可达 3 - 4 秒,这得益于强大的动力电池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输出大量电能。

3. 长寿命,降低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本。长寿命的动力电池减少了更换电池的频率,降低了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本。锂离子动力电池循环寿命可达数千次,正常使用数年甚至更长时间,减少了消费者在电池更换方面的支出。

4. 低成本,提高电动汽车的性价比。降低动力电池的成本是关键。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生产,动力电池的价格不断下降,使电动汽车的价格更加亲民,促进了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

5. 安全性好,保障人身和车载电器安全。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至关重要,良好的安全性可以保障人身和车载电器的安全。例如一些锂离子动力电池采用多重安全保护措施,有效降低了安全事故的风险。

 

四、储能与动力之本质差异:应用场景与性能的较量

 

(一)应用场景不同

14.jpg
储能电池主要用于电力储存,以平衡电力供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用能成本,涵盖电网储能、工商业储能、家庭储能等领域。在电网中可实现削峰填谷,用电低谷时储存电能,高峰时释放电能。而动力电池专为移动设备提供动力,满足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等的行驶和工作需求。

 

(二)充放电特性不同

15.jpg
储能电池通常充放电倍率低,对充放电速度要求不高,更注重长周期的循环寿命和能量存储效率。动力电池则需支持高倍率充放电,以满足车辆加速、爬坡等大功率输出需求。例如电动汽车加速时,动力电池需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电能。

 

(三)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要求不同
16.jpg

动力电池追求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输出,以满足电动车辆的续航里程和加速性能要求。采用活跃的电化学材料和紧凑的电池结构,如特斯拉汽车的锂离子动力电池,能量密度高,提供长续航里程。储能电池对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要求相对较低,更关注成本和稳定性,采用稳定的电化学材料和宽松的电池结构,储存更多电能并保持稳定性能。

 

(四)循环寿命差异大
储能电池一般要求长循环寿命,可达数千次甚至上万次,以保证长期稳定运行。例如大型储能电站的储能电池,循环寿命要求数万次。动力电池循环寿命相对较短,一般在几百到上千次,受车辆行驶条件、充放电方式等因素影响。

 

(五)成本不同
储能电池更注重成本控制,以实现大规模储能系统的经济性。在大型储能项目中,选择成本较低、性能稳定的材料和技术。动力电池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成本,但相对较高,因其需满足车辆高性能要求,具备高能量密度、高功率输出等特点。

 

(六)安全性标准不同
动力电池侧重于模拟车辆行驶中的极端情况,如高速碰撞、快速充放电过热等,标准侧重于车辆整体的碰撞安全和电气安全。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经过严格的碰撞测试和安全认证。储能电池系统规模大,火灾后果严重,消防标准更严格,包括灭火系统的响应时间、灭火剂的用量和种类等。大型储能电站配备先进的消防系统。

 

(七)制造工艺不同
动力电池制造过程对环境要求高,严格控制湿度和杂质含量,避免影响电池性能。生产工艺包括电极制备、电池组装、注液、化成等环节,化成工艺对性能影响大。需在无尘车间操作,确保质量和性能。储能电池制造工艺相对简单,但需保证一致性和可靠性。注意控制电极的厚度和压实密度,以提高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

 

(八)材料选择不同
动力电池需要高能量密度和较好的倍率性能,选择高比容量的正极材料如高镍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等,负极材料一般为石墨等,对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和稳定性要求高。如特斯拉汽车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采用高镍三元材料。储能电池更注重长循环寿命和成本效益,正极材料可能选择磷酸铁锂、锰酸锂等,负极材料可能采用钛酸锂等。电解质对离子电导率要求相对较低,但对稳定性和成本要求高。

 

五、未来展望:储能与动力的未知之路

 

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虽同为储能设备,但因应用场景和性能需求的不同,在多个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二者的差异可能逐渐缩小。新型电池技术有望同时满足储能和动力领域的需求,能源转型的加速也将推动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在政策和技术的双重驱动下,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行业将迎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为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究竟未来谁主沉浮?让我们拭目以待。

17.jpg 


联系我们
地 址:东莞市道滘镇南城工业区第三小区16号
客服专线:0769-88324106
备案号:粤ICP备2020082871号
网 址:www.gdyixinfeng.com 
Copyright © 广东亿鑫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百度统计
关注我们
官方微信二维码